不久之后,预言竟然真的成为现实!甲氏遭到诸侯联军凶猛的进攻,他们迫不及待地向鄋瞒请求援助。
鄋瞒毫不犹豫地派出了一支庞大的军队——整整二十万人!这支强大的援军迅速抵达战场,并与甲氏军队紧密配合,形成了前后夹击之势。诸侯联军在这种凌厉的攻势下陷入混乱,最终遭遇惨败。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甲氏军队表现得异常勇猛,甚至成功地杀死了邾国的国君。这一壮举充分显示出诸侯联军在战斗中遭受了巨大损失。
此时,占据人数优势的甲氏和鄋瞒军队得意洋洋,他们将联军团团围住,似乎决心要将其一口吞下。
然而,诸侯联军并没有轻易放弃,他们多次试图突围,但都以失败告终。
齐国和華国得知战况紧急后,立即出兵前往救援。
齐華联军在匡邑附近巧妙地撕开了一道口子,为被围困的诸侯联军开辟了一条宝贵的突围通道。
经过一番艰苦努力,诸侯联军终于得以逃脱困境。
鄋瞒大军见联军在齐国和華国的援助下成功突围,便欲乘胜追击。
然而,孙武却早已有所预料,并提前部署好了一切。
他派遣了華国的五千精锐部队作为伏兵,悄然埋伏在联军突围的必经之路上。
当追击的鄋瞒先头部队进入伏击圈时,孙武一声令下,伏兵四起,杀声震天。
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鄋瞒先头部队瞬间陷入混乱,被打得措手不及。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鄋瞒的先头部队被彻底击溃。
鄋瞒大军眼见先头部队遭遇重创,心生畏惧,担心前方还有更多的埋伏,于是果断停止了追击。
而此次大战的失利,也让诸侯各国深刻地认识到戎狄的实力远超他们的想象。
经过清点,原本有着八万多人的十二国联军,竟然在此次大败中损失了将近三万名士卒。
在这场惨痛的教训中,一些聪慧的诸侯开始意识到,只有紧跟齐国和華国的军队行动,才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毕竟,这两个国家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卓越的领导能力,成为了诸侯联军中的真正核心。
与此同时,邾国的国君不幸战死沙场,这使得邾国的军队不得不暂时退出联军,返回国内筹备新君登基之事。
随着邾国军队的离去,诸侯联军的力量再度受到削弱,但这也让其他各国更加坚定地团结在齐国和華国周围。
孙武觉得因为联军遭遇惨败,回过神来的甲氏和鄋瞒联军极有可能会再次攻打联军营地所在的外黄。
联军与其依靠外黄城进行防御,倒不如让齐国和華国的军队在外黄城外驻守,而由宋国和郑国带领其余诸侯的军队镇守外黄城,这样双方就可以形成犄角之势互相呼应。
孙武所制定的战略计划是:首先让齐国和華国的军队在郊外隐匿起来,等到鄋瞒和甲氏联军前来进攻的时候,充分借助外黄城墙的优势来拖住敌人。
等鄋瞒和甲氏的军队疲惫不堪之时,隐藏起来的齐国和華国军队再突然杀出,与此同时,外黄城中各国联军也出城配合内外夹击打败敌军。
由于此前经历过战败,各国诸侯早就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傲气,无奈之下只得接受孙武的建议,安排军队进驻外黄城展开防御。
果然不出孙武所料,甲氏和鄋瞒竟然真的组成联军向外黄杀来。
这支联军规模庞大,人数众多,他们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将外黄城围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
齐军统帅管仲看到城外密密麻麻的戎狄联军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恐惧之情。
他意识到,鄋瞒和甲氏的军队数量远远超过了華国和齐国的军队,甚至比他们多出十倍有余!
面对如此悬殊的兵力差距,管仲开始担忧起这场战斗的结局。
然而,孙武却早已经想好了破敌之策。
他下令让華军大量制造战鼓和金锣,并将它们放置在战车上。
经过一番紧锣密鼓地筹备,数十辆装备齐全的战车整装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