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你有多少条命
“人我交给你,你自己复命去吧,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你应该知晓吧?”
“下官明白,下官只听到护国夫人亲口承认与丞相有媾和之嫌,稍后下官到那处瓷器店查抄之后便会上奏朝廷。”
护国夫人被宗人府的人带离之后凤倾华径直去了大厅,战北霄此刻还坐在那里,仿佛是特意等待她来。
凤倾华也不意外,开口问道:“护国侯手上兵符调遣的是哪路兵马?”
战北霄细想了一下道:“是东南部的八万精兵。”
凤倾华蹙眉:“东南部?那这南宫极要护国侯手上的兵符做什么?”
“东南部那边有些复杂,一共驻扎了聂家七万骑兵,五万水兵,还有两万当地的民兵,这些都分属几人管理,其中除去聂家骑兵专职练兵之外,另外七万则是闲事农耕捕鱼,有战事时才会组织,骑兵只听候圣上以及护国侯的差遣,就算偷走兵符也没有什么用,除非,他们的目的是让这七万骑兵没有办法动。”战北霄越是分析眉头越是蹙紧,脑海中快速地布起天陵各处的布防。
凤倾华听完也察觉这件事情有些严重,七万骑兵不是小数,半个月前那也就是南宫极开始频繁对南宫绿袖动手的时候,那会他便已经开始迫不及待了,看来他的遁逃也是计划之中。
若是早知道护国夫人与南宫极还有这等关系,她今日就不会如此大模大样地将护国夫人抓走,若是将她留在侯府之中说不定还能引出南宫极。
“这南宫极,原本本王还只当他不过是在朝堂之上玩弄心机,没有想到,他的手还伸的这么长,跟护国夫人的事情必定是他计划中的一环。”战北霄沉声道。
凤倾华点头:“从一开始顺嫔的事情,再到有人劫囚,再到寺庙之中那个奇怪的男人消失,以及那夜的事情,这些都是同一批人所为,就算之前不是,之后也必然因为什么合作走到了一起。”
凤倾华没有说的是,当初护国夫人说因为自己救了莲降一命,所以莲降愿意帮她,她当时虽然没有说出来,可心中却是存了怀疑,莲降那样的人,会需要一个小小的护国夫人所救?
看来,这一开始就是一个计划,他们就是冲着那七万骑兵来的。
战北霄点头,表示同意,然而脸上的凝重却未褪去:“还记得,那日魏远一行人过来说的话吗?”
凤倾华反应过来:“你的意思是,关外那群游牧民族之所以突然开始集结,并且来势凶猛,也跟他们有关?”
“不排除这个可能,一旦边关开城迎敌,战事吃紧,朝廷必定会排遣两边的守卫协助,但若是七万骑兵无法调遣,不能第一时间协助,西北,东北,西南三处至少有两处会失守,本王若是记得没错,当时魏远上京请战之时,南宫极是主战派。”
凤倾华虽不懂战事,但也明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只要天陵有一处漏洞,那就会如同山洪爆发一般。
这南宫极,到底是对天陵有多深的恨意,全然不将天陵百姓的死活放在眼中,竟然下了这么大一盘棋,好在,如今兵符并未被偷,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那现在要怎么办?都到现在了,你还不告诉我圣山的下落?难道非要让南宫极做出什么不利天陵的事情?”
战北霄面色沉沉:“本王会继续派遣精兵去寻,你最近待在京中不要擅动,否认,本王也护不住你。”
“你护我做什么?我需要你护吗?战北霄,你把我当成安居于室的瓷娃娃还是当成你闲暇玩乐的那些女人?我凤倾华要做的事情,不用靠你我也能做到!”
“凤倾华,你答应本王的事情你又何曾做到!你现在内力尚未恢复,就算你恢复了功力,敌暗我明,你又能够挡住多少暗箭!”战北霄暴怒道:“你想让本王眼睁睁看着你再次犯险!”
战北霄很少发这么大的火气,至少从凤倾华来之前,她从没有见他发过那么大的火,一时间,唇角微抿,竟是真的被他吓到。
“冲动,是最无能的表现,就算本王告诉你圣山在哪,就算本王将南宫极抓到你的面前,就能解决眼前的困境吗?不过是多赔进去一个你,你有多少条命?”战北霄说完,站起身,缓缓离开。
那背影,凄凉,估计,更带着无奈。
凤倾华有些迷惑,为何他会有这样的情绪,这样的他,让她的心酸胀一片,眼眶也跟着有些干涩起来,整个人越发的无所适从。
战北霄回到房内,并未点灯,就静静地站在书桌前,整个身影与夜色融为一体。
流影进来,躬身道:“主子,可要点灯?”
屋内男子一言不发,气氛冷沉。
流影识趣地退下,末了,在关门之前道:“主子,王妃年纪尚轻,难免有意气的时候,主子多包容些吧。”
流影说着便关上了门,就在门合上的同时,里面轻飘飘地飘出一句:“本王是气自己。”
流影在房门外愣住,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这样的话,竟然会是自家主子说出来的。
就算是在战场上伤重至此,得知自己的伤可能再无复原可能的时候,主子也未曾这般颓废过,今日不过是跟王妃龋语了两句,便成了这般。
凤倾华此刻心情也不好受,一个人坐在院外,撑着头望着头顶,只是今日愁云惨淡,连一丝星光都看不见,如她此刻心境一般。
突然,边上坐了一大喘气的人,正是景郁。
“听说你惹师兄发了好大一通火?”景郁脸上带着幸灾乐祸地道。
凤倾华没好气地道:“怎么就成了我惹他,不过是意见不合而已。”
说出这话,却是莫名有些心虚,凤倾华这会冷静之后也想起来,自己当日在莲降的手上连一招都抵挡不了,若是被莲降抓到,用来威胁师门,那她更是万死难辞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