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家庄,农业是这片土地上的繁荣之源,滋养着这片土地和人民。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仅仅依靠农业已经无法满足刘家庄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
于是,轻工业在这片土地上悄然兴起,为刘家庄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是,未来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刘家庄若想在那个时代中立足,就不能原地踏步,必须勇敢地迈向重工业、电子产业和生物医药等前沿科技领域。
只有这样,刘家庄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避免将来被时代所淘汰。
当前还没人回想象到,未来的变化是多么地快、多么地剧烈。但是,刘之野经历过。
在刘家庄,众人仍陶醉于眼前的繁花锦簇的时候,他却已悄然未雨绸缪,为未来精心布局。
时光荏苒,十几年光阴转瞬即逝,而他们的准备却愈发充实,未来就会越成功。
五月底,刘家庄再次迎来了一座工厂的盛大竣工。
这座工厂与村里的其他轻工业不同,它是专注于生产小五金制品的轻工机械加工企业,它的诞生标志着刘家庄正式踏足于工业领域。
刘家庄的这座工厂,与南方那些村镇的小集体企业截然不同,从一开始就立志成为一家正规化的大型五金加工企业。
为此,刘家庄投入了近一千五百万元巨款,用以建设厂房,以及购置专业加工设备。
这些主要的生产设备包括C618、C620车床、皮带车床、牛头刨床、冲压机、钣金机床、以及2米龙门刨床等。
这些设备在当前主要用于五金加工机械的生产,满足了刘家庄这座工厂对于五金制品生产的需求。
得益于与红星厂的良好关系,因此,“五金厂”所需的金属加工原材料均由该厂提供。
在前期,红星厂还大力协助刘家庄“五金厂”进行工人培训,为五金厂输送了技术精湛的工人。这一切都使刘家庄的“五金厂”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刘家庄的这座工厂,无疑是他们迄今为止投资建设的最大手笔。它的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绝非一般的食品加工、酿酒或建材厂所能相提并论。
这座工厂的投入,不仅彰显了刘家庄对于工业发展的决心,更在无形中提升了整个京西山区的工业水平。
当初,刘之野提出在村里建设“五金厂”,以推动工业发展时,却首次遭到了一些村委干部的反对。
这些反对的声音主要来自后来合并进村的干部们,他们也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而是出于谨慎与对政策的考量,对于如此庞大的投资金额持保留态度。
出发点是好的,他们的观点是希望刘家庄能够稳健发展,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这些村委干部,虽然对刘之野抱有一定的敬意和信任,但他们的尊敬以及信任程度远不及刘家庄的原班领导干部们,他们对刘之野是无比地盲目崇信。
只要刘之野所做的决定,原先的村委干部不管理不理解,都会尽力支持,事后也会证明他的决策是对的。
最后,少数服从多数,村委会还是通过了还项提议,决定在工业上再博一把。
“之野,建设五金厂好办,土地资金,都好解决,但是这机械设备以及技术工人怎么办?”刘元海忧心忡忡地道。
随后,他提出了另一个关键问题:“那么,生产出来的五金产品销路又将如何解决?”作为村委的一把手,他一直是刘之野的支持者。
如果投资失败,他的威信将受到沉重打击。最坏的结果是,刘氏可能会失去对村委会的控制权。
刘之野也知道,刘家庄的政治环境,合村并镇的好处是,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刘家庄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为村庄的大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带动更多的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相应地,刘氏对村委的掌控力正在逐渐减弱。
时至今日,他们刘氏只占据了村委会成员的一半席位。这是一?明显的转折点,预示着村委权力格局的变革,将不再是刘氏的一言堂了。
因此,“五金厂”项目对于刘氏来说至关重要,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刘氏在村委会的地位。
一旦该项目成功,刘氏将继续稳坐村委会的宝座,而刘之野的远大抱负也将因此有了实现的可能。
反之,若这个项目遭遇严重挫败,刘氏在村委会的影响力将逐渐减弱,刘之野多年来精心构建的未来蓝图,有可能中途夭折。
刘之野深吸了一口气,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声音坚定地说:“您老就放心吧,我做了市场调研。现在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有钱买金属制品了,加上国家的建设日新月异,五金类产品正处于供不应求的火热状态。”
“咱们村的五金店,您也知道,动不动就缺货,每当赶集的时候,这家店的人流总是最多的。”
三大爷闻言点点头道:“那道是,前两天我去买盒钉子,嘿!竟然没货了,据说还要等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