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英奕问道:“写什么?”
秦韵道:“就写,清溪村村民为了使兴旺街繁荣,不惜将赖以生存的土地划出,实乃天下良民之表率。因此,王家所捐建的慧安书院,愿意收读清溪村村民的孩童,以及兴旺街户籍商人的孩童入学,其余外籍学子,皆要考试录取,方可就读。”
“若将来有学有所成者,不论入仕与否,皆可用慧安书院之名,另立学堂,广招学子,薪火相传,代代为兴。”
“此乃立学之根本,望诸君续古今之文脉,创当代之华章。为国为民,永世不怠。”
谢英奕闻声,抬起头来,眼眸里闪过一丝惊艳。
嘴里念叨:“续古今之文脉,创当代之华章。”
“好啊,好。”
“真好。”
“我这就写了,亲自送去。”
谢英奕迫不及待地动笔,还用自己的私印盖在这两句话的下面表示认可。然后满意地拿起来一看,高兴地出门去了。
他一路骑马,片刻没有耽误,找到周堂,就将告示递给他看。
周堂看后,内心激动道:“老先生所写?”
谢英奕道:“字是我写的不错,可话却是老夫人口述。”
“你快盖了印,我还要拿去兴旺街张贴呢。”
“想不到有朝一日,我再出山不说,还能将慧安书院之名,广为流传下去。”
“千秋过后,无人知我谢英奕,却定会有人知晓,慧安之名。”
“你我生逢此时,又能一起做成这件事,真乃人生一大乐事啊。”
周堂听得眼眶泛红,握住那纸张,将内容看了又看。
最终盖上官印,又吩咐官差亲自送谢英奕去张贴。
不到傍晚,消息已经传满京城。
兴旺街的地价,突然暴涨两倍不止。
钱家的下人急匆匆找到钱四,咋咋呼呼地喊:“四老爷,太好了。”
“兴旺街的地价涨到六百两一亩了,而且都是些富商来问价,还在加钱呢。”
“那些边角料的地,全卖了,咱们要卖吗?”
钱四也十分激动,可朝门外看了看,方平还未来报信。
他又克制自己,坐下来道:“不急,老夫人应该还有后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