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文学

屌丝文学>历代王朝更迭的原因 > 第177章杀一儆百以儆效尤(第1页)

第177章杀一儆百以儆效尤(第1页)

秦王政亲政的前夕,后宫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剧变。后人评价秦始皇时,对其毁誉参半,既有巨大的功绩,也有凶残的个性。

在某些政策上,他的确是比较偏激的,这一切也许是后天环境所致。一个曾经在邯郸籍籍无名的秦国小子,居然能够坐在天下的巅峰大位之上,其内心一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登上王位后,那些曾经和他亲厚的人,要么成了他的政敌,要么对他别有用心,这肯定对他的内心也有影响;表面上光鲜亮丽的秦王朝,其内部实际隐藏着很多的肮脏龌龊,这对他必定也会造成无法磨灭的印记……正是在这样变迁的潜移默化中,在这样残酷的政治环境中,秦王政逐渐从一个纯真的孩童演变成为一个杀伐果断、毫不手软的君王。

自从秦王政的父王过世之后,秦王政的母亲,也就是赵太后便逐渐疏远了他。号称仲父的吕不韦不仅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反而处处针对他,防备他。吕不韦独揽大权,一手遮天,全然不将他这个秦王放在眼里。当时后宫之中甚至还传出流言飞语,说赵姬和吕不韦有染,这让对自己父王一向爱戴的秦王政难以接受。不久之后,咸阳城中更有人传言,说秦王可能是吕不韦的私生子,这让秦王政更加愤恨。

但是秦王政除了忍受之外别无选择,因为他的羽翼尚未丰满,此时如果稍微露出一点不满,便会招致吕不韦的打击。太后赵姬离开咸阳去到雍地的宫殿中后,秦王感到更加孤立无援。于是,他为了打击吕不韦的势力,开始大力培植自己的势力,这时他最依靠的人是李斯。

秦王政极力笼络李斯,一来是因为李斯贵为荀卿的关门弟子,的确是不世出的奇才,对于秦国的发展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二来他本身是吕不韦的门客,秦王政大力提拔他,吕不韦不会反对,至少在一开始,还意识不到李斯的存在对自己的威胁;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李斯忠心于秦王政,一开始他就明确地向秦王政表示,自己只忠心于一个人,这个人不是吕不韦,也不是秦王,而是他自己。他自己要飞黄腾达,要真正地有一番成就,所以他要全心全力地依附秦王,忠心于秦王。

李斯被提拔上来,做了太尉,但是还不足以和吕不韦经营了10多年的丞相之位相提并论。秦王政于是想到了依靠自己母后去制约吕不韦,至少在名义上,太后赵姬才是秦国的最老资格者。

但是太后赵姬只知道整日沉溺于自己的事情,几乎很少干预朝中大事,即使曾经偶尔听政,所有大事全是让吕不韦全权处理。如今她又身在外地、鞭长莫及,如何能够让太后为秦王政所用呢?

恰好这个时候,一个人的出现引起了秦王政注意,他就是嫪毐。

太后似乎特别信任嫪毐,竟然为此多次前来找秦王,要秦王给嫪毐封赏,甚至还要给他封官。经过秦王政的观察,嫪毐虽然是个宦官,其能力却是不容小觑。太后既然有所相求,秦王政正好做个顺水人情,既可以让太后为自己所制,也可以让嫪毐和吕不韦相争,自己乐得作壁上观,最终坐收渔翁之利。秦王政对于太后,还是有一些感情的,尽管宫闱盛传太后经常做一些出格的事情。

当时秦王政除了能够向太后赵姬说出一些心事之外,还有一个人,也可以说得上话。那个人就是秦庄襄王嬴子楚的生

(本章未完,请翻页)

母夏太后,只可惜夏太后在秦王政七年(公元前240年)去世了。在夏太后去世之后,秦王政越来越感到,自己身边无人,心理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夏太后死后,并没有和孝文王葬在一起。为了表示对华阳太后的尊崇,华阳太后和孝文王一起合葬在寿陵。正好夏太后的儿子秦庄襄王就葬在芷阳,为了向东能够看到自己的儿子,向西可以看见自己的丈夫,夏太后向秦王交代,请求单独埋葬在杜原之东,秦王准之。史称,夏太后预言,百年之后旁边还会出现一个万户的城邑。

这时的秦王已经变得越来越亲近自己的近臣,经常召集李斯等人前往宫廷,和他们纵论天下大势。

从种种迹象发现,嫪毐和太后之间似乎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嫪毐只不过是一个宦官,何德何能,竟然有仆人书童上千人,依附他以求仕途通达的食客也达到了千人以上。这些人空有一腔才华,满心抱负,殊不知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随着嫪毐的得寸进尺,秦王政早就忍受到了极限。要不是顾忌太后和吕不韦,秦王政早就想要对他动手了。

可是这些士人门客看到的只是秦王对嫪毐越加亲厚,甚至还封他为长信侯,以山阳(今河南焦作东南)地区为其住地,又以河西、太原郡为其封田。太后赵姬却深知自己的处境,随着嫪毐的日益猖獗,秦王政的逐渐成长,迟早有一天秦王会对付嫪毐。如果她和嫪毐的这段纠葛被秦王政知道,则嫪毐的毁灭就在转瞬之间。

果然,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嫪毐身边的一个人终于将这件事情告诉了秦王,他声称嫪毐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宦官,而且太后和他搬到外地去居住也是为了避免咸阳众多耳目的发现。实际上,嫪毐和太后赵姬常常淫乱私通,而且还生下了两个儿子,已经将他们隐藏了起来。

这位告密者还告知秦王,嫪毐自称“假父”,甚至他还密谋,等秦王政死后,就让他和太后的儿子继承王位。秦王政听后大怒不已,以前对他们之间的事虽然早就听闻了许多闲言碎语,但是他并没有当做事实去对待,今日竟然被人提了出来,不仅是王室的丑闻,也是自己的悲哀,更是对秦国王位的威胁。

秦王政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出现。史书没有记载那个告密者的结局如何,但是从秦王政一面杀伐一面痛苦的表现中可以断定,这个告密者也必定会难逃死罪。秦王政下令彻底查清此事,他要证明这一切都是虚妄胡诌的,流言止于智者,秦王政要将自己变成那个智者。

调查结果果然止住了流言,因为它变成了真相。更加严重的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竟然是当今相国——仲父吕不韦。

秦王大怒不已,可是一方面牵涉到自己的母亲,一方面牵涉到帝国的支柱,如果惩治了他们,必然会引起国家动荡。眼下秦王自己的根基虽然有所稳固,但是如果同时和双方交恶,胜算必定大大降低。但是如果不惩治他们,则非但秦王本身会受到整个天下的耻笑,整个秦国王室也会因此蒙羞,如此一来便是对秦国先祖的不忠不义不孝之举。

于是,秦王政和李斯商议,先稳住吕不韦,然后加紧对付嫪毐。

嫪毐被封为长信侯,又得到河西太原郡,从此过上了骄奢淫逸的王侯生活。但是他并没有放松对都城咸阳的密切

(本章未完,请翻页)

监视,就在秦王政准备对他动手之时,他便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嫪毐决定先发制人。他趁着秦王政在雍城蕲年宫举行加冠之礼时,盗取了秦王的御玺和太后的玺,调动了数千县卒、官卫士卒官骑攻击蕲年宫。

秦王政虽然身在外地,举行加冠之礼,但是却也丝毫没有放松对嫪毐的监视。他准备自己加冠之后,第一时间除掉嫪毐。在此之前,秦王早就命相国昌平君、昌文君领咸阳士卒在雍城郊外不远处,随时候命以策万全。

嫪毐叛军刚刚发动攻击,秦王平乱的军队就随之而来,经过一番激战,叛军很快就被打得一蹶不振,秦王下令:“参加此次平乱的军士,凡立下战功的均拜爵厚赏,即使是宦官,只要参战的也拜爵一级。”(《史记·秦始皇本纪》)这更加激励了军士的勇猛作战,结果嫪毐的军队大败,叛军中有数百人被俘虏,秦王政毫不犹豫地将之杀死,唯独剩下嫪毐和其死党数十人仓皇逃窜。

嫪毐的实力在此一战被彻底打垮,其他诸侯国从没有得到他的恩惠,秦国又是如此的强大,他国自然不会帮助他而得罪秦国。因此嫪毐势单力薄,已经对秦王构不成任何威胁了。

秦王政一纸诏令,通告全国,能够生擒嫪毐的人,赏赐钱百万;能够杀死嫪毐的人,赏赐钱财五十万。这无疑是向嫪毐宣告他已经被判了死刑,也在向全国宣告,秦王自己希望能够手刃此人。不出三日,嫪毐的行踪便泄露了,他和其死党被秦王一网打尽。嫪毐最终遭受车裂之刑,其三族被诛。

太后内心一定是很矛盾的,一方面秦王竟然全然不顾及自己的感受,杀了自己心爱的男人;另一方面她再也不必为这一段荒谬的感情胆战心惊了;她还有值得欣慰的一方面,即秦王政终于强大起来,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护卫自己的权势。

跟随嫪毐的那些死党,比如内史肆、佐戈竭、卫尉竭、中大夫令齐等20人皆受枭首之刑。那些奢望追随嫪毐,能够飞黄腾达的宾客舍人们也遭受了鱼池之殃,罪轻的人为供役宗庙的取薪者——鬼薪,罪重者达到了4000余人,全部被剥夺了爵位,迁到蜀中,徙役三年。

最让太后赵姬伤心的应该是她和嫪毐的两个儿子,竟然也被秦王一同杀害。对于秦王来说,太后和嫪毐的两个儿子无疑是他,也是秦国永远的耻辱,如若不杀难解他心头之恨。秦王的残忍让许多大臣感到脊背发凉。

太后并没有因为是秦王的生母而脱离干系,她也受到了惩罚。秦王将其驱逐出咸阳,迁到城外的棫阳宫居住。秦王政还向文武百官以及秦国的百姓宣布,和赵姬断绝母子关系,永不再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中国人最重视的就是孝道,秦王这一举动,有些不近人情。于是,许多人准备向秦王进谏,让他宽容地对待赵太后。秦王政认为进谏之人肯定与嫪毐有交往,和太后有交情,这时自己刚刚亲政不久,就必须要杀一儆百,树立权威。于是,秦王明令朝臣敢有为太后之事进谏者,“戮而杀之,蒺藜其背”。(《史记·秦始皇本纪》)。但是令秦王没有想到的是,政令颁布后,竟然还有27个大臣前来进谏。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秦王政贵为秦国君王,自然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遂忍痛将这些大臣全部处死,并将其尸体挂到了咸阳的宫墙之上,以儆效尤。

(本章完)

10410450128131006。html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