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面上说是‘巩固大明江山,所以就采取“众建宗亲以藩王室”的国策。
但是其实就是朱元璋的小农意识作崇。
总而言之,就是朱元璋年轻时穷怕了,所以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永远富裕下去。
再总而言之,这就是开历史倒车。
不过叶瑾可不敢把实话给说出来。
他又不是真的愣头青。
而且坐在自己面前的这位可就是当今天子。
要是当着老朱的面说他在开历史的倒车’,是‘小农意识’,估计连徐达就救不了自己了。
所以叶瑾想了想,才开口道,“陛下之所以分封建藩,已经将原因说的很清楚了,就是‘天下之大,必建屏藩,上卫国家,下安民生。今诸子既长,宜各有封爵,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道。’说白了,一方面是用诸王众建屏藩以卫京师’,一旦京师有变,裂土临民并手握重兵的藩王们随时可以起兵勤王!另一方面则是诸王守边塞,提防蒙元残余势力再一次南下入侵中原。”
老朱和徐达都不约而同的点点头。
虽然老朱在分封诸王的时候存在很大的私心,但是也有这方面的考量。
毕竟大明朝定都应天府,偏安一隅。
而北方边境还有北元等诸多势力存在。
如果北部边境不能得到巩固的话,大明王朝还是十分危险。
于是,朱元璋采取了分封制,让自己的儿子们去北部驻守,自己儿子为自己守天下那绝对会尽职尽责,确保天下太平。
而且朱元璋分封藩王得同时,也削弱了他们的实力。
不但规定藩王们不得随意私自离开自己的封地,就连进京时间也要错开。
这一切都是为了防止藩王们相互通气,一起造反。
更何况京城的京军数量达到百万之巨,而所有藩王拥兵也才四十余万。
而且作为明朝最重要财源的江西、江苏、浙江三省都紧紧握在中央手中,这几个地方占了明朝税赋的七成以上!
所以老朱觉得天下财辅尽在中央政府掌控,又有百万大军坐镇京师,所以各地藩王除非是脑袋被驴踢了才会起兵造反。
但是他却忽略了一件事,他自己就是在鄱阳湖以20万击败了陈友谅的70万,才最终得以问鼎天下的。
人类最大的教训就是从来不吸取教训。
·求鲜花…0
老朱也是人。
所以他也不能免俗。
而且坐镇边塞的诸多藩王不但常年与蒙古人打交道,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而且麾下的兵马虽然不如京军数量多,但是却都是百战之师。
等他和朱标百年之后,第三代的继承人能压制住这些拥有骄兵悍将的藩王吗?!
显然不能。
所以到时候天下大乱就不远了。
比如说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等等。
而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进程,在太子朱标和朱元璋先后逝世之后,大明帝国的第三代继承人朱允灼继承大统,第一件事就是着手削藩。
然后燕王朱棣打着‘靖难的旗号起兵造反。
最终攻陷应天府,造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