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仁没有拒绝李白的请求,让他进入中书省对自己也有好处。
现在中书省的官员都是李隆基留下的原班人马,与自己离心离德。想要将政令传达下去困难重重。
既然李白送上门来,愿意帮自己分担一下火力,何乐不为呢。
司仁入驻长安后,并没有大肆罢官。甚至为了朝廷能够顺利运转,不惜自降身份与这些官员拉近关系。
他只希望在接下来的决战中,这些家伙不要扯后腿。
可经过了一段时间磨合后,他发现自己有些想当然了。这些老油条阳奉阴违,趁着时局动荡中饱私囊,任用自己亲信占据主要职位。
李白这次的毛遂自荐,让司仁找到了突破口。
他亲自带着李白来到了中书省。
“各位手上的活先停一下,本王身边的这位想必大家都认识,我就不过多介绍了。
我先把他放在中书省,担任中书舍人,直接对本王负责。
也请各位多多帮助他,让他尽快适应中书省的工作。”
司仁的这个提议按道理来讲没有人会反对,毕竟中书舍人只是一个五品小官。
但李白却不一样,他本是翰林学士,正三品,而中书令也是正三品。从品级上来看,中书令与翰林学士同级。
中书令一般都由宰相担任,那燕王这一举动,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看来不仅要把中书令的权力收归己用,还想把李白培养成当朝宰相。
“燕王,此举恐怕不妥。
李白虽然才华横溢,但只是展现在诗词一面。
治理国家不是儿戏,决不能如此草率。”
中书省内的其他官员全都附议,毕竟这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幸福生活。
一旦李白进到了中书省,就相当于在这里安插了一个钉子,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司仁获知。
这样一来,严重侵害到了他们的个人利益。
司仁也不恼,来之前他就想到了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各位,李白只是一个中书舍人罢了,对中书省的运作并不能产生影响。
哪怕他真的什么都不会,我相信只要你们肯教,最多1个月,就能把业务弄熟。
如果他1个月后还什么都不会,对中书省的业务还不熟练,那本王只能认为你们是在排除异己。
相信你们应该很清楚,结党营私在大唐是个什么罪过。
当然,本王还是愿意相信各位的。
所以,接下来的日子里,希望你们能够相处的愉快。”
司仁离开了,留下了满屋大眼瞪小眼的官员。
排除异己,结党营私,这两个大黑锅扣下来谁敢接?谁也接不住。
现在长安已经落到司仁的手中,虽然暂时没有大开杀戒,那是因为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和借口。
现在,李白来到了中书省,就是来找借口和理由来了。
他们要是敢不答应,那就等于是自己把刀送到了司仁手上。尽管他们心中百般不愿,但也只能低头认命。
自从李白入驻中书省后,司仁便明显能感觉出来自己的命令传达非常流畅。
乾元1年,9月中旬。安禄山与李琩大军在洛阳城下会合,双方总兵力近60万。
同一时间,杨国忠也从吐蕃回到了长安,并面见了司仁,将赤松德赞的回信交给了他。
得知吐蕃不日将会对回纥发动进攻,司仁彻底放心了。没了后顾之忧,他便可以拿出全部精力对付洛阳城内的60万联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