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文学

屌丝文学>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哪个版本好 > 第21章(第2页)

第21章(第2页)

【评析】追求完备要看面对的事物而定。就像种花,如果种的是兰花,当然要求它长得愈美愈佳;若是罂粟,又岂能要它长得太好?物质的需求是不会满足的,只要过得去也就可以了,欲望本身是一个无底的**,绝不可能将它填满。至于个人心性的修养,虽然也是无止境的,然而较之物质的追求,一个是走入深渊,渐失光明;一个则是攀向高山,迎向旭日。心性的和悦是长久的,而欲望的刺激则是短暂的,究竟何者当追求,何者不宜太过,是十分明显的事,人的欢喜毕竟在心而不在物。

相同的,知足之心也应善于运用,在恶劣的环境中,要常感满足,如此可以避免怨天尤人,使心境保持平和,在平和中求进步,而不至于失之偏激。但是在求学上,却永远不可知足。若是太过知足,便无法在知识和智慧上求上进,那么在能力和生命的境界上,都无法做更大的发挥和突破。

有真涵养才有真性情

【原文】有真性情,须有真涵养;有大识见,乃有大文章。

【注释】真性情:至真无妄的心性情思。真涵养:真正的修养。

【译义】要有至真无妄的性情,下定先要有真正的修养才能达到:要写出不朽的文章,首先要有不朽的见识。

【评析】人生下来,性情本是至真的,纯然无杂的。然而在成长的过程中,外界的环境未必如此纯然无杂,因此,原本至真的性情,便逐渐淹没而不显。等到成长以后,经过许多苦乐的感受,才逐渐感到许多选择都非真心所愿,于是返观于心,赶忙将它从尘土中掏出,洗净擦亮,藏之于怀,再也不让它沾上一点灰尘。

从自觉苦乐,到返观于心,甚至再度找回,牢牢把握,这些都是后天的涵养功夫。未经历练的天真是容易失去的,通过历练后若还能再度找回,那么这个真性情就不会再失去。其实在本质上,幼童之真与成年人之真并无分别,只是是否落入尘埃的不同罢了。

文章由见识而生,在于它的内涵,而不在文字的工巧妍丽。伟大的文章,往往足以导引我们生命的取向,甚至于人类的未来,前者须对生命有大认识,后者须对人类有大识见,若无这个大认知与大识见,一篇文章终称不上伟大。

积善者有余庆,多藏者必厚亡

【原文】桃实之肉暴于外,不自吝惜,人得取而食之;食之而种其核,犹饶生气焉,此可见积善者有余庆也。栗实之肉秘于内,深自防护,人乃剖而食之;食之而弃其壳,绝无生理矣,此可知多藏者必厚亡也。

【注释】厚亡:多有取亡之道。

【译义】桃子的果肉暴露在外,毫不吝啬于给人食用,因此人们在取食之后,会将果核种入土中,使其生生不息,由此可见多做善事的人,自然会有遗及子孙的德

泽。栗子的果肉深藏在壳内,好像尽力在保护一般,人们必须用刀剖开才能吃它,吃完了再将壳丢弃,因此无法生根发芽,由此亦可明白凡是吝于付出的人,往往是自取灭亡。

【评析】帝王之墓可谓坚固了,但被挖掘而尸首不全的,却往往是这些最牢固的坟墓,金字塔便是最好的例子。可见藏得再隐秘的东西,也会像栗子一般被剖开来吃。再看古今对人类曾有贡献的人,即使死后连尸体都没有,后人还会为他立衣冠冢、立铜像来纪念他。因此,生死之道不在表面。往往不爱生者得永生,而贪生怕死的人却常死。桃肉与栗核用来比喻积善和多藏之人固然恰当,其道理却可推广而扩大,因为生之道与死之理,并不只表现在积善与多藏这两方面上。

为善要讲让,立身务得敬

【原文】为善之端无尽,只讲一让字,便人人可行;立身之道何穷,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

【注释】端:方法。

【译义】行善的方法是无穷尽的,只要能讲一个“让”字,人人都可以做得到。处世的道理何止千百,只要做到一个“敬”字,就能使所有的事情整顿起来。

【评析】“让”可以由两个层面来说:一个是“不争”,其次是“能舍”。能做到“不争”,便不会去与人计较,更不会为了名利而做出不善的事。“不争”虽是消极的“不为恶”,若是人人都能做到,天下便可少去很多不好的事。能不争之后,更要积极的“能舍”,能舍得财物去助人,能舍得知识去教人,能舍得自己的生命去尽忠,能舍得自己的享受去服务大众。因此,为善的重点在一个“让”字,能“让”则百善都可做得。

“敬”也可以由三方面来说:一是对人敬,二是对事敬,三是对己敬。对人敬则和气自生,不与人争,而且能相处愉快。对事敬则能尽心尽力,谨慎行事,而不会有亏职守。对己敬则不会做出不敬之事,有亏自己的人格,更会要求自己在道德学问上有所精进,绝

不许有一点自我的浪费。因此,处世之道虽多,能做到一个“敬”字,也就能使事事不差,都上轨道了。

祸起于顺臾之不忍

【原文】莫大之祸,起于须臾之不忍,不可不谨。

【注释】须臾:一会儿,暂时。

【译义】再大的祸事,起因都是由于一时的不能忍,所以凡事不可不谨慎。

【评析】“忍”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只有能够控制自己的人才能忍。忍的首要要求是“冷静”二字,无论任何事情,如果情绪激动,都容易坏事。七情六欲如果太过,都可能造成不好的后果。

忍并不仅指忍下怒气而已,有时头脑一时不能冷静,但是可以知道自己是在一种激动的状态下,这时就不要作任何付诸行动的重大决定,一定要等到情绪平静下来,再回头来判断当时所想的是否正确,这就是谨慎。

我们每天打开报纸,可以发觉许多人所犯的错误,无论是杀人、抢劫或是**,无非都是由于一时不能忍,而造成终生的遗憾!

忍又有可忍与不可忍之分。个人一己的意气与利益尽可忍得,国家和民族的大义却不可忍。然而不可忍却仍要忍,在冷静的心情下来谋事,这就叫“大义之忍”。革命先烈在推翻满清之前的种种策划无一不是忍,结果达成起义时的“文王一怒而安天下”的正义呼声。

真正洞观世情的人心中没有“忍”字,因为他的内心已无往而不自得。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又非我们能窥的境界了。

有守与有猷有为并重,

立言与立功立德并传【原文】有守虽无所展布,而其节不挠,故与有猷有为而并重;立言即未经起行,而于人有益,故与立功立德而并传。

【注释】不挠:不屈。有猷:有贡献。

【译义】能谨守道义而不变节,虽然对道义并无推展之功,却有守节不屈之志,所以和有贡献有作为是同等重要的。在文字上宣扬道理,虽然并未以行动来加以表现,但是已使闻而信者得到利益,因此和直接建立事功与德业是同样不朽而为人所传颂。

【评析】有时外在的环境并不容许我们有所作为,这时就要退而坚守。君子守道如守城池,若是连最后的一座城都不能守住,那么大片江山就要落入非道义者之手。因此,即使不能使道义大行于天下,至少也要守住最后的一己,一己不失,道义仍有宣扬的一天,否则就十分可悲了。因此能守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暴风雨中不被连根拔起,较之在风和日丽中开花更为艰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