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穆公的女婿是乘龙去的,所以后来人们把别人的好女婿称为“乘龙佳婿”;又因**引来了凤,故又把男子结婚称为“**引凤”,作为祝贺男子娶妻之词。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晋书·王徽之传》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聪明伶俐喜好交游,性情豪放,生活十分浪漫。
有一回,在一个大雪初霁的夜晚,他见月色清朗,长空无云,不禁想起了一个会弹琴的朋友戴逵。他想:如果戴逵在身边,琴声伴月影,友人话衷肠,岂不美哉!他兴致勃发,不能自已,于是立刻乘小舟前往剡溪拜访朋友。由于路程较远,直至天亮才到。可是,到了戴逵的家门口,他却不进去,反而转棹而归。事后有人为此事问他道:“你深夜急急忙忙赶到戴逵家去,为什么到了门口又马上转身回来了呢?”王徽之极为潇洒地说:“我本是‘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一定要见戴逵呢?”
后来人们用“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或“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表示凭着一时的兴趣或怀着某种希望兴冲冲地赶来,兴趣完了或感到失望就灰溜溜地回去。
乘虚直入
《资治通鉴·唐纪》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唐代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的统治大大削弱,各地藩镇
兴起,它们各自为政。当时淮西节度使吴元济盘据蔡州,为非作歹,烧杀抢掠,无所不为,闹得民众困苦不堪。唐王朝虽曾派兵征讨,但却无法平息。宪宗元和十年(公元八一六年)十二月又派李愬前往讨伐。
李愬到蔡州后,故意放出空气说:“我是来安抚蔡州军民的,不是来打仗的。”以此麻痹乱军,使其放松警惕。同时,李愬积极前往慰问降兵降将,了解吴元济军中情况。有一天,李愬和降将李祐一起聊天,谈到吴元济军中情况时,李祐对李愬说:“蔡州精兵全在洄曲及四境拒守,‘守州城者皆羸老卒,可乘虚直抵其城’(意思是:守蔡州城的都是些老弱残兵;可乘其不备,径直攻打蔡州)。”李愬听了,觉得此计可行,十分高兴。之后,李愬作好了进攻的准备,选了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带领人马,飞奔蔡州,给吴元济一个突然袭击。李愬之军进入城内,竟没有人觉察。凌晨时分,李愬潜入吴元济宅外,吴元济还在熟睡之中。李愬恕命令下属攻打牙城,夺取武库,烧其南门,百姓争先恐后负薪相助。全面进攻一开始,城头上飞箭如雨,杀声震天,到了申牌时分,吴元济自知无力抵抗,便上城请降。
后来人们把“可乘虚直抵其城”说成“乘虚直入”或“乘虚而入”,用来表示趁着某些虚弱的地方侵入或进攻。
痴人说梦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九里有一个故事:
传说唐高宗时,有个和尚游历于江淮之间,行迹奇异。有人问他道:“汝(你)何姓?”他随口答道:“姓何。”又问他:“你是何国人?”他又随口说道:“何国人。”后来唐代的李邕要为和尚写碑文,因为不理解和尚的话,所以也就写作:“大师姓何,何国人”惠洪记叙此事之后评论李邕之言说,“此正所谓对痴人说梦耳。”
后来人们引“痴人说梦”来比喻说话荒唐,违背常理。
赤壁鏖兵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三国时,孙权和刘备联合,在赤壁与曹操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当时,孙权和刘备的军队人数才五万左右,而曹军和荆州军共有二十多万人。在军队数量和军需给养上,曹操拥有很大的优势。曹军为了减轻水中颠簸,战舰首尾相接。孙权手下的将领周瑜、鲁肃等利用曹操骄傲轻敌的弱点,采纳黄盖的策略,用轻舟薪草膏油,假作投降,靠近曹操水军,纵火烧毁曹军战舰,并延及岸上营寨。周瑜和刘备的联军水陆并进,追至南郡;曹操大败,退回北方。这样形成了三国鼎足之势。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赤壁鏖兵”,用来形容战斗的激烈。
初生之犊不怕虎
《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里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关云长率领大军攻打樊城,魏将曹仁抵挡不住,急派人星夜至长安报与曹操,速拨大将前来救援。曹操得报,当即派于禁、庞德统领七军,前往樊城。
庞德为了尽忠曹操,愿效死疆场,奋然趱军前至樊城,耀武扬威,鸣锣击鼓,要与关羽决一死战。关羽得知,勃然变色,美髯飘动,大怒云:“天下英雄,闻吾之名,无不畏服;庞德竖子,何敢藐视吾耶!”关平见父大怒,便以身相代去战庞德。庞德、关平大战三十个回合不分胜负。关公见此,怒不可遏,横刀出马来战庞德。庞德亦纵马舞刀来取关公。二将战有百余合,精神倍长。魏、蜀双方皆恐大将有失,急令鸣金收军,二将各退。
庞德归寨,对众人道:“人言关公英雄,今日方信也。”关公回寨对关平说:“庞德刀法惯熟,真吾敌手。”关平恐其父有失,便对关羽说:“俗云:‘初生之犊不怕虎’。父亲纵然斩了此人,只是西羌一小卒耳;倘有疏虞,非所以重伯父之托也。”关羽不听劝告,次日再战庞德,结果负伤归寨。
后来人们用“初生之犊不怕虎”比喻大胆勇敢但缺少经验的年轻人。现在多用于比喻青年人大胆勇敢,敢于创新。
楚弓楚得
《孔子家语·好生》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楚王带领兵卒侍从外出游玩。野外风光,山清水秀,甚是宜人。他们来到一座大山面前,只见花草葳蕤,林木蓁蓁,鸟雀和鸣。楚王立即传令停止前进,上山围猎。楚王一行在山中尽情射猎,乐得手舞足蹈,忘乎所以。待他们兴尽而归时,楚王发现自己带的弓不见了;侍从得知,慌了手脚,急忙要去寻找。这时楚王对侍从说:“止,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意思是:“算了,楚人丢失了弓,还是楚人得到,又何必去找呢?”)孔子知道此事后,觉得楚王心胸不够开阔,为什么只看到楚国人而看不到天下人呢?为什么不说人失了弓,人得之,而一定要说楚人呢?
后来人们把“楚人失弓,楚人得之”说成“楚弓楚得”,用来比喻虽丢失东西,但拾得者不是外人,而是自家人。
穿井得人
《吕氏春秋·察传》里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自家没有水井,用水要到远处去担。因此,他雇了一个人
,每天专管担水。后来他觉得这样很不方便,就请人凿了一口井,辞退了专门担水的雇工。邻近的人见丁家的雇工多日不到远处担水,觉得奇怪,就问姓丁的:“你家为什么不到外面担水了呢?”他回答说:“吾穿井,得一人。”(意思是:我家打了一口井,省了一个劳动力。)
听话的人没有弄清楚丁氏说话的意思,就当作一条奇闻到处传说:“丁氏穿井得一人。”(意思是:丁氏挖井挖出了一个人!)一传十,十传百,到处都轰动了,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去了。宋国国君觉得这是一件怪事,就派人前往查问。丁氏回答说“得一人使之,非得一人井中也。”(意思是:我挖了井,取水近便,节省了一个劳动力,并没有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