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文学

屌丝文学>成语故事图片 绘画 > 第14章(第1页)

第14章(第1页)

见怪不怪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见到怪异的事物或现象要镇静对待,不必大惊小怪。

宋朝的时候,某城有个名叫姜七的人,开了一家旅店,接待过往客商,也代销一些货物。

一年春天,姜七常常听到后园那边隐隐传来悲切的声音,但到那里去张望,又一无所见。次数多了,他也不以为然。

过了两个月,有五个客商来到他店里居住。当天深夜,五个客商都听到了悲切的哭声。他们一一起床,到了后园,发现哭声是从附近的猪圈里发出来的。走到那里一看,见是一头老母猪在流泪哭泣,便争相问道;“你这畜生,为何半夜里在此作怪?”

说来也怪,那老母猪竞口吐人言道:“列位不知,我本是姜七的祖母啊!我生前以养母猪为业,等产下猪仔后便卖掉,一年卖掉的多达数百头,靠此撑起了家业。我死之后受到惩罚,被投生为猪,如今真是懊悔啊!”

第二天一早,客商们把这件奇事告诉了姜七,并规劝他好生养那老母猪。姜七不以为然地说:“畜生的话怎能相信?两个月前我就觉察到这件怪事了。见到怪异的事不惊怪,这个怪便会自己败坏。你们不必大惊小怪。就算它是我祖母投生的,又怎么样?随它去吧!”

客商们劝他还是好生奉养那头老母猪,姜七不屑再听,反跟其中一位客商争吵起来,闹得大家不欢而散。

过了两天,姜七忽然患病。他怀疑是那头老母猪在作怪,便叫屠夫把它杀了卖掉。

不料,姜七的病越生越重,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临死时,他发出猪被杀时一样的惨叫声。

见猎心喜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旧习难忘,一旦触其所好,便跃跃欲试。

北宋时著名的学者程颢,世称明道先生。他从小聪明,青年时代在西京洛阳讲学,非常有名气。他的弟弟程颐也是著名的学者,经常讲学,人们称他们为“二程”。后来,他们的学说被朱熹继承和发展,人们称他们为“程朱学派”。

程颢十六七岁的时候,非常喜爱打猎。后来他集中心思研究学问,便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打猎了。有一次,他惋惜地对友人说:“打猎的爱好我今后没有啦!”

有个名叫周茂叔的朋友听到了这话,特地去对程颢说:“你说的话不一定就是如此。千万不要说得那么容易。我看你不是不喜爱打猎,而是把这种心思隐埋起来罢了。说不定哪一天这种心思萌发起来,你还是会像年轻时一样,高高兴兴地去打一阵子猎的。”

程颢对周茂叔的话未置可否,只是哈哈大笑了一阵。

周茂叔的这席话,在十二年后得到了验证。一次程颢外出归来,在田野里见人打猎,顿时想起了打猎的乐趣,高兴得手痒起来。但他忽然又忆起周茂叔说过的话,便硬是压制了要打猎的欲望,径自走回家去。

间不容发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西汉的辞赋家枚乘,是吴王刘濞的谋士,他见刘濞积蓄力量准备反叛,便上书劝谏。

原来,刘濞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侄子。刘邦称帝后,把他的亲属分封到各地当诸侯王,并赋予这些诸侯王很大的权力。时间长了,诸侯王与朝廷尖锐对立,成为朝廷的严重威胁。为此,文帝、景帝两代逐步削减王国封地。刘濞对此不服,阴谋反叛,引起了枚乘对这件事的严重关切。

枚乘在上书中分析了反叛的严重后果。他举例说,如果在一根线上吊千钧(古代三十斤为一钧)重物,这重物悬在空中,下面是无底的深渊,那最笨的人也知道它极其危险。

接着他又指出,马刚受惊骇就打鼓吓它,线将断又吊上更重的东西,其结果必然是线在半空断掉无法连结,马坠入深渊无法救援。这情势的危急程度,就像两者距离极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请大王深思。

尽管枚乘以及其他一些谋士反复劝谏,吴王刘濞还是不听,决定谋反。于是枚乘等人离开刘濞,前去投奔梁孝王刘武。

兼听则明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要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

魏征是唐太宗时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以劝谏有方而闻名天下。

一次,唐太宗问他:“作为国家的君主,如何才能断事正确、明白而不胡涂呢?相反,办错了事情又往往是什么原因呢?”

魏征回答说:“各方面的意见你都听一听,自然会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果你只听信一面之辞,那就会因为片面而把事情办错。”接着魏征又列举了历史上的教训,说明作为君主的如果偏听偏信,那将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

他说:“秦二世偏信赵高,而遭来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而自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而导致了彭城阁之变。相反,如果多了解一些情况,多听取一些意见,就可以避免或防止一些祸害。”

唐太宗听了魏征的话,满意地说:“太好了,太好了!”

渐入佳境

渐:逐渐。这则成语

的意思是逐渐进入佳美的境地,比喻兴味逐渐浓厚或境况逐渐好转。

顾恺之是东晋时人,字长康,小名叫虎头,晋陵无锡(今属江苏)人。他多才多艺,不但诗赋写得好,而且字也写得很漂亮。他特别擅长的是绘画,是当时的著名画家,人们称他为“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大司马桓温的参军。那时,东晋地方割据十分严重。桓温主张国家统一,常常率领部队去讨伐那些割据势力,顾恺之也随桓温南征北战了许多年。桓温很看重他,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有一次,顾恺之随桓温乘船到江陵去视察部队。到江陵的第二天,江陵的官员前来拜见,并送来很多捆当地的特产甘蔗。桓温见了十分高兴,吩咐大家一起尝尝。于是大家都拿着吃了起来,纷纷称赞甘蔗味道很甜。

这时,顾恺之正独自欣赏江景,没有去拿甘蔗。桓温见了,故意挑了一根长长的甘蔗,走到顾恺之跟前,把甘蔗末梢的一段塞到他手里。顾恺之看也不看,竟自啃了起来。

桓温又故意问顾恺之甘蔗甜不甜,旁边的人也一起嘻笑着问他。顾恺之回过神来,才看到自己正啃甘蔗的末梢,便知道大家为什么嘻笑。他灵机一动说:“你们笑什么?吃甘蔗,就应该从末梢吃起,这样,越吃越甜,叫作‘渐入佳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