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戊说:“这样顺从吴国,百姓会不会不满?”
范蠡回答:“要向百姓说明我们的长远目标。”
大臣己说:“与其他大国交好,会不会引来吴国的猜忌?”
范蠡说:“我们要做得巧妙,不让吴国察觉。”
……
公元前486年,越国的王宫之中弥漫着紧张而急切的气氛。经过多年的发展,勾践看着日益强盛的越国,心中燃起了复仇的火焰,认为是时候向吴国出兵,一雪前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一次朝会上,勾践充满自信地对大臣们说道:“如今我国力强盛,兵强马壮,寡人认为已经具备了伐吴的实力,应当立刻起兵,夺回我们失去的尊严和土地!”
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范蠡站了出来,拱手说道:“大王,臣认为此时时机未到,强行征战恐不会有好结果。”
勾践皱起眉头,问道:“范蠡,你为何如此说?寡人觉得我们已经准备充分。”
范蠡不慌不忙地解释道:“大王,虽然越国这些年有所发展,但吴国依然强大。我们的军事、经济等方面与吴国相比,仍有差距。此时贸然出兵,可能会陷入困境。”
勾践有些不悦:“难道我们要一直等待?寡人已经等得够久了!”
范蠡说道:“大王息怒。战争并非只靠一时的冲动和勇气,更需要准确的判断和时机。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积累实力,等待吴国出现内部问题或者外部的有利时机。”
大臣甲附和道:“范蠡大人所言有理,大王还需慎重。”
大臣乙却说道:“大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不能一直畏缩不前。”
勾践沉思片刻,再次看向范蠡:“那依你之见,还要等待多久?”
范蠡回答:“大王,这难以确切预测。但我们要密切关注吴国的动态,等待他们露出破绽。”
勾践在王宫的花园中踱步,范蠡跟在其后。
勾践说道:“范蠡,你总是如此谨慎,寡人有时真觉得你太过胆小。”
范蠡说道:“大王,臣并非胆小,而是为了越国的长远考虑。贸然出兵,若失败,越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勾践停下脚步,说道:“那好吧,寡人再听你一次,继续等待。”
此后,勾践多次召集范蠡商讨伐吴之事,两人之间的争论不断。
公元前484年,吴国大军远征齐国,国内兵力空虚。
在越国的朝堂上,范蠡向勾践进言:“大王,此时吴国倾巢而出攻打齐国,国内防守薄弱。我们应当进一步向吴王及其臣子示好,让他们放松警惕,麻痹吴人。”
勾践问道:“如何示好?”
范蠡回答:“我们可以送去大量的财宝、美女,表达我们的臣服之意。同时,派遣使者在言语上对吴王歌功颂德。”
勾践有些犹豫:“这样做是否会有损越国的尊严?”
范蠡说道:“大王,这只是权宜之计。暂时的低头是为了日后的崛起。”
大臣们也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大臣甲说:“此举或许能让吴国对我们放松戒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