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舸今年不到四十岁,只看她瘦削白皙的脸庞,很多人都以为她不到三十岁。
站在议政殿的一角,听着兵部的大人们高谈阔论,说什么要各地守军将叛军分而割之,最后在濮州毕其功于一役,她微微低着头,手指勾着袍袖的一角,一言不发。
战报一封接着一封传到了繁京,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一个字算得上好消息。
十二月初三,魏州被破。
十二月二十七,镇州被破。
玉衡十八年正月初六,定州刺史白复周投敌。
正月二十七,叛军破宣武军。
二月十四,叛军兵临濮州城下。
二月二十日,濮州城破。
兵部信誓旦旦的“毕其功于一役”毁于一旦。
濮州向西,渡河过庸关便是繁京。
虽然朝廷调拨了三十余万兵马在这数百里路上,可濮州失守,朝中人心惶惶,劝陛下离开繁京之声渐渐响起。
“你说叛军撤军了”
此时是玉衡十八年三月十九,看着传信的斥候,万俟玥自御案后站了起来。
“江左益撤军了”
“启禀陛下,叛军
在濮州留下六万精兵,其余十万大军北撤而去。”
撤军为什么
万俟玥看向梅舸,只见她半低着头眉头微蹙。
江左益攻下濮州,正是气势大振之时,合该一鼓作气,又怎会撤军
“陛下,叛军多半是知道了前方有三十万大军镇守”
万俟玥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
“若照你这么说,江左益这也怕,那也怕,他是如何造的反”
江左益的反叛,让这位久在繁京的陛下多了几分锋芒,她环顾群臣,问
“叛军北撤一事,尔等可知端倪”
“陛下,臣听闻,齐州原平城至今未被叛军攻破,其知府言方应收拢各地军民,意欲切断叛军回撤之路。”
齐州原平
“陛下,前几日微臣从逃难之人身上得了一篇檄文,正是庐陵学子孟月池在原平府所写的缴叛章。”
江左益叛乱四个月,万俟玥终于得了一个好消息,她甚至有些不敢信。
那女臣从袖中取了那篇檄文呈上,万俟玥展开细看,忽然笑了。
“这孟月池是何人看她这檄文之中所写,原平府中已经聚集十余万大军,攻破卢龙关,抓了江左益的两个儿子,沧州、定州两地也已经光复。”
群臣哗然。
跳过那些“人尽相食”、“老幼皆白骨”之类的言语,万俟玥的目光凝在檄文的最后几句
“逆乱之贼,不如纸虎,微火成炬,可尽焚之,但请各地英雄为百姓谋生路,除逆平乱。十人可扰之,百人可袭之,千人可夺县,万人可据城,则令逆贼无处可驻、无眠可宿、无粮可入、无路可出。”
“好一个无处可驻、无眠可宿、无粮可入、无路可出。”
放下檄文,万俟玥深吸了一口气。
“若此计成,朕得一大贤。”
“传令阵前,待叛军过河,便立时困住濮州,若是让濮州城的叛军脱身,带兵之人就领着他的三族老小一起投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