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的司马刘祎之早已经做了凤阁侍郎,还兼着检校豫王府司马的职位,只是偶尔回到豫王府,检查一下李成器的学业。
武则天也十分信任刘祎之,而李旦也是用心拉拢,面对双方的拉拢,刘祎之虽然选择了武则天,但是似乎两面都不想得罪。
只有这眼前的王德真,不论李旦如何拉拢,王德真就是没有依附的迹象。
也有传闻,武则天也曾试图拉拢过王德真,王德真只是一句话就回绝了。
“我年纪已高,愿为豫王府一长史,终老于此。。。”
典型的躺平心态,不过在武则天打听了之后,王德真确是和李旦走的不近,只是踏踏实实的做事情。
这便放心的让王德真一直任着王府长史。
李旦知道,历史上的王德真,在“废显立旦”之后,也曾依附过武则天,被武则天赏识,一直做到乐侍中之职,只可惜后来坐罪流放,悲惨的死在了流放地。
但是这个世界之中,“废显立旦”并没有发生。
而王德真在李旦醒来之后,看着李旦的所作所为似乎有些触动,竟也没有选择去依附武则天。
李旦也不知这是为何,或许是自己的到来,还是对身边的人造成了一定的改变,王德真便是其中之一。
送走杨弓举之前,一再嘱托杨弓举一定要加快赶制流星连弩。
接下来的几日,李旦便张罗着去幽州的事宜。
王府外面的事有长史王德真操持,李旦自然不用担心。
府中的事情有刘爱妃操持,李旦也很放心,毕竟刘爱妃也是名门之后。
只有怀有身孕的窦爱妃,让李旦有担心,毕竟这个孩子是李旦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个孩子,走之前再三嘱咐刘爱妃和王德真务必将窦爱妃照顾好。
为了配合杨弓举制作流星连弩,李旦将安金藏留下了洛阳,并及时将流星连弩送至幽州。
过了正月二十,朝廷的旨意便传了下来。
加封豫王李旦为安北大都督,拜右卫大将军,天兵道行军大总管,崔智聅、武攸宜为行军副总管,魏元忠监理军事,王孝杰等十余人为将,领兵三十万出兵突厥,以绝后患。
李旦看着这份旨意,陷入了思考,可以看出这份旨意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首先是给了自己右卫大将军,有些意外。
再者行军副总管是崔智聅,还增加了魏元忠为监军。
崔智聅是李旦的人,魏元忠是武则天的人。
这两个人物,一个是李旦的心腹,一个是李旦的心腹大患。
魏元忠是个厉害的人物,在李孝逸领兵平息徐敬业的叛乱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得武则天赏识与信任,所以,这一次如法炮制,又让魏元忠做了李旦的监军,算是弥补武攸宜的不足。
而崔智聅,武则天并不知道他是李旦的人,之所以用此人,是因为此人长期在北境与突厥作战,又是歼灭骨笃禄的首功。
再加上给了李旦三十万兵马,看来武则天这一次是下了决心的,想要一举荡平突厥,永绝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