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京民航总局总部大楼,总飞行师邸清泉和飞标司司长吴越两个人凑在一起,打量着一份从技术科那边译出来的飞行数据。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同时,在两人前面的办公桌上的座机还开着免提。瑝<span>
邸清泉翻了几页纸质数据,朝着座机问道:“所以,你也搞不清楚为什么最后没有杆力?”
座机免提那边传来之前春夏9442航线监察的局方监察员的声音:“对啊,我到现在也没搞明白。当时我就坐在后面,是亲眼看着徐苍把飞机落下去的,怎么可能没有杆力呢,这不科学。”
邸清泉将纸质数据往桌子上一丢,他大约明白什么情况了,只是揉着太阳穴:“徐苍落地的时候,你就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
“异常,什么异常?”局方监察员那边沉默了一下,接着说道:“如果要说异常的话,好像也就是他在操纵油门上跟我们不太一样。”
飞标司司长吴越倚着办公桌,笑道:“怎么说?”
“他控制两边发动机推力不一致,好像是刻意的。这是他的个人操纵习惯吗,不过这也太怪了。”即便是现在想起来,局方监察员依旧觉得徐苍的操纵手法着实是匪夷所思。
邸清泉叹了一口气:“除此之外,还有呢?”瑝<span>
“还有?”局方监察员仿佛是在认真思索,但是许久之后还是参不透邸清泉的意思:“没有了吧,其他没有什么特别了。”
“没什么特别?他的油门始终存在推力差,可飞机却始终保持在跑道延长线上,你也没想过为什么?”邸清泉着实觉得有些丢人,从编制上来说,这些局方委任代表,监察员之类的都是受他管辖的。
而自己手下在飞标司司长面前尽是展示了自己的愚蠢,他当真是脸上无光。
“为什么?”电话里,局方监察员竟然还反问了一句邸清泉,气得邸清泉差点儿当场脑溢血。
邸清泉冷哼道:“驾驶盘上没有杆力输入,说明徐苍左手就是虚搭在驾驶盘上的。驾驶盘活动仅仅是气流冲击舵面的反向体现而已,并非徐苍在操纵。你再想想,他在临落地的时候是不是猛加了一把油门,然后直接收光,进近期间还是用了差动油门,另外是用方向舵配合控制飞机方向,这像什么?”
“啊?他动方向舵了,我没注意啊。”局方监察员品了下邸清泉的话,脑中骤然闪过一点儿灵光:“这说起来怎么好像有点儿像是副翼和升降舵卡阻的飞行方法啊?”
在飞行操纵系统中,操纵受限或者卡阻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在副翼卡阻下,飞机横滚操纵受阻,所以需要使用差动油门进行转向替代。不过,差动油门的反应比较慢,在大风天气下,不能很好地将飞机保持在一条稳定的轨迹上,所以需要方向舵进行微调。而在升降舵卡阻时,飞机俯仰操纵受阻,即可以通过增减油门来完成相应的俯仰操作。瑝<span>
不过,相较于用油门来控制俯仰,更多的是使用主电动配平。只是在春夏9442的落地前夕,徐苍其实并没有怎么频繁地使用主电动配平,使用量都在正常范围内,这也是造成局方监察员误判的原因之一。
如果徐苍如同卡阻那般大量使用主电动配平,局方监察员当时就该有所察觉了。
“不过。。。。。。”局方监察员细细地回想了一通:“当时除了他一直人为地控制差动油门外,其余方面当真是一点儿感觉都没有,他甚至都没怎么用主电动配平,真的就跟正常进近落地一样的感觉。就是那落地前加一把油门,我当时觉得只是他单纯地想要将能量做大一些,再发现能量足够后,就一把将油门收光了。”
局方监察员这说法其实是相当正常的,在大风天气下,对油门的把控是需要非常谨慎的。这就造成了很多飞行员在大风天下不敢过早地收油门,不然油门一收,后续突然出现顺风怎么办?大型涡扇发动机的推力是具有些许延迟性的,再加油门就来不及了。
因此,很多飞行员在大风乱流的落地时,基本都会选择一个非常保守的收油门策略,将飞机的能量累积到一个极为充裕的状态,以便在极低处觉得再无任何问题了,直接将油门收光,然后落地。
在局方监察员眼中,徐苍落地前夕的加油门可能是觉得能量还不够,所以加上一把上去。后面又是觉得没什么气流了,当是稳妥了,然后很干脆地一把又收回来了。
其实,这么解释的话,徐苍对油门的操纵也是说得通的。瑝<span>
邸清泉思索片刻,没有再说什么了,算是接受了局方监察员的说法。这并非强词夺理,而是真的是有理有据的。
“徐苍这个人操纵飞机的手法已经到了浑然天成的地步,即使光靠那油门和方向舵,操纵起来也是圆润无暇,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异样感。”吴越不禁赞叹起来:“世上怎能有这般惊艳的人物?”
“可是,他为什么这么做呢?”局方监察员问出了这个关键问题。
从目前的迹象来看,似乎更加倾向于徐苍使用的飞行卡阻的手法来操纵落地的。但结合当时的情况,飞机驾驶盘并非出现任何卡阻或者受限的情况,徐苍为何要舍易求难,凭空给自己增加难度呢?
“为了炫技?”局方监察员猜测道。
邸清泉却不认为是这样的:“他现在的级别应该不至于为了这种幼稚的目的而做出这样的事情。”
可讲道理,当时的情境似乎真的没有进行如此操作的理由啊。瑝<span>
“那是为什么?”局方监察员不解道:“他也才二十多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一时技痒,也算是情理之中。”
“是这样吗?”邸清泉没什么兴趣纠结徐苍为什么要用一些特别的手法落地,他更加好奇的是徐苍在VOR进近中的下降方法:“你之前报告说徐苍在洱海28号VOR进近中,在通过最终进近定位点后是保持连续下降的?”
“嗯,没错!”局方监察员说道:“最终进近定位点之前,一切操纵流程是大致相同的,不同点就出在最终进近定位点之后。他是按照地速与下降率的换算表给予初始的下降率的,再按照进近图上高距比进行下降率的修正。在PFD上的最低下降高度是航图上的数值加了五十英尺,MCP板上则是加五十英尺后向上取整。”
邸清泉和吴越对视一眼,这两位都是搞技术的老手了。经过局方监察员这么一说,基本也就能勾勒出当时所发生的情况了。
“他是人为创造一个类似于盲降的下滑轨迹吗?”邸清泉思考道:“加五十英尺的话,我大概可以理解。此前是快速下降转平飞,如果需要复飞的话,飞机不会存在不可控的下坠风险,自然也就不会突破最低下降高度。但是,如果是保持下滑姿态,即便是一下子加到了复飞推力,飞机因为惯性作用还是会往下掉二十到五十英尺的高度,所以保守起见,将最低下降高度往上提了五十英尺,应该是这个意思吧。”
这点儿其实类似于零高度复飞,就是在即将接地时,飞行员突然发现情况不对,需要进行复飞操作了。这个时候,即使加上油门,飞机依旧会不受控制地往下掉一些高度,可能会出现接地的情况。
“那也就是说,这个额外加的高度是他自己定的?”吴越说道。瑝<span>
飞机从下降转为上升期间所损失的高度实际上是没有一个定值的,就连波音也只能给出一个大概数值。二十到五十英尺的确可以覆盖大多数的情况,但是要是在某些极限条件下,比如慢车俯冲时,那损失的高度就不会仅仅是上限五十英尺了。
当然了,在日常仪表仅仅过程中几乎不会出现慢车俯冲这种极端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