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撤换监军之后,稷州卫是否整顿转好。
“小贺大人来得正好。”盛环颂不紧不慢地踏步出营,见面便笑:“伙头兵刚炊好大锅,先吃了饭再谈别的。”
贺今行收敛思绪,闻言觉得奇怪?军营晚炊基本在傍晚,现下肯定已过戌时,怎地如此晚?
但这与他无关,随摇了摇头,说起正事:“我不进去。淮州一处粥棚起疫,我从那里出来,尚不能确定没有染病。李太医已经前往淮州,他开出了一份擅长治疫的大夫名单,都在江南路境内,请盛大人派人询问他们,是否能对淮州流民伸出援手。”
“小贺大人倒是挺爱惜军士。”盛环颂听了,继续笑道:“都不像个文官了。”
贺今行却正经道:“大营军士甚众,任何有意识的官员都不可能拿此事开玩笑。”而后将李太医书写的名单交给对方。
盛环颂接过去,颔首道:“洪涝接旱天,死伤无数,饿殍遍地,赈灾施粥又使流民大量聚集,起疫实属无可奈何,也不奇怪。”
他翻看一眼,便随手招了个跟在身后的俨州卫千户上前,让下属抓紧安排人手去请。
“不过也不用太着急,都吃了饭再动身。今天就到这里,明早还是老时间,哪个所要是到点儿还给我缺人,自己想想后果。”
那千户浑身一抖,立即大声喊,“末将遵命!请大人放心,明早一定一个不落!”
盛环颂摆摆手让他下去,转头看着少年,“既然小贺大人不进去,那我就只能跟着小贺大人在外走走了。”
贺今行心知肯定不止走走这么简单,遂侧身做请。
大营在山间平地,两人登上一面高岗。
“小贺大人啊,你观察我也够久了。”盛环颂意味深长地说:“不妨猜一猜,我来俨州是为了什么。”
第154章七十四
贺今行与对方相隔一臂距离,并肩看向山岗下的卫军营地。
篝火尽明,“俨”字卫旗飘扬,千数卫军才刚刚吃上晚饭。
他想了想,说出最直接的猜测:“整顿俨州卫。”说罢又补充上一句:“盛大人在临州也是如此。”
盛环颂道:“天下九路三十三州,太祖设一州一卫,本意是要卫军保卫州境百姓,协办民生大事。如遇天灾人祸,卫军便该身先奋勇,致力挽救百姓安危。但现状如何,想必你也有所体会。而州卫由兵部直辖,不设主将,只有监军。监军与知州平级,州府管不了,总督府也不好管。兵部想管,但这帮孙子平日里山高皇帝远,上呈的总报吹得天花乱坠,又很会打点,是以只能趁外派的机会揪出他们的小辫子,把他们好好修理一顿。”
“盛大人。”贺今行讶异地看了过去。这些事情并非隐秘,有心打听便能打听个大概,但对他的身份来说,对方仍是说得细了些,甚至细得有些诚恳。
没有平白无故的示好,他尚摸不准对方的意图,只迟疑道:“州卫既由兵部直辖,崔大人为何不用能干的亲信担任监军?”
“三十三州卫,哪儿去找那么多能人?今年武举,若非有顾帅与贺帅家的后生,殿试都拿不出人选,差点就让天下人看笑话。”盛环颂也看他一眼,又转回去,盯着闹腾的大营自嘲般叹道:“监军人选虽是堂官所定,但要得政事堂默许,不然后续上任会额外生出许多麻烦。”
贺今行眼前闪过一些回忆,知他所言非虚,竟有些感同身受:“确实不便。”
大宣立国之初,太祖便明令军政要分离。
政事上自左右宰相起,中央到地方,一品到从九品,自上而下,建制庞大而职务精细。军队的层级则要简单得多,禁军、卫军、边军三军皆直属皇帝,但各成体系,互不相干,又互相掣肘。
若三军一体,军权握于兵马大元帅一人,绝对有同政事堂叫板的权力与底气。但可惜的是,三军不止各自为伍,内部也多有派系,除去禁军十卫皆由桓云阶统领,三支边军天南地北,三十三州卫互不通项,还被政事堂暗中操纵。
以致文荣武衰,经世之术盛行。
哪怕中庆年间先帝致力于开疆拓土,名将辈出,也未能改变文武格局。但或许这就是太祖将军制写进祖训所想要的效果。
贺今行想到这里,再度开口却道:“盛大人很厉害。”
整顿军风非寻常之功,更何况需在短短几日之内做成。越是十分不容易,越显出做成的人能力之强。
“居心叵测的杀,被教唆忤逆的打,出头鸟或身死或撤职,剩下的自然就会听话。”盛环颂以一种十分轻松的口吻说出来,却在某个瞬间显出杀伐决断的气势,随即话锋一转,“不过也只是遏制一时罢了,复萌只是早晚的问题。承平日久,利刃生锈,新兵不上战场,人心向往安逸,这是我朝所有军队的通病。”
“当然,或许还有个例外。中原和平许久,但西南西北休战言和也不过十五年,而当初随殷侯作战的老兵都没怎么退。”
对一支成建制有历史的军队来说,新生兵源十分重要。是以大宣律明文规定,边军每隔三年可以招募一次新兵。
但殷侯麾下的主力绝大部分仍是入伍多年的老兵,军士平均年龄高出另两支边军一大截。究其原因,是西北已近十年不募新兵。
一个新兵入伍,从毫无战斗素养的普通青壮培养成训练有素能上战场的军人,耗费不少。而西北环境艰苦且要求严格,家累,人言,前途,奔着殷侯与建功立业而来的一腔热血渐渐被现实浇灭,而后便多会萌生退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