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齐英战争期间,正是依托积存于邽山群岛(今加纳利群岛)、德化(今摩洛哥丹吉尔市)、天门(今西班牙北非城市休达)等地的优质煤炭,齐国海军才能持续地发起对英格兰海军的进攻,并最终通过破袭和封锁,最终迫使英格兰屈服。
战后,英格兰人为了偿付战争赔款和沉重的国内债务,除了开始对“亲儿子”北美殖民领地征税外,还加大了国内物资的出口力度。
而位于威尔士南部的煤矿因为出产的煤炭质地好、燃烧值高、残渣煤灰少,颇受齐国人喜欢,顿时引来诸多资本的投资,很快成为英格兰最大的单一出口商品,卡迪夫港也迅速成为英格兰最大的煤炭输出港。
说来也是可笑,出于资本逐利目的,优质的卡迪夫煤为了从齐国手中换取宝贵的“外汇”,置英格兰皇家海军的需求于不顾,将大量优质煤炭优先卖给齐国商人,而留给皇家海军的只是一些无人问津的碎渣煤、劣质煤,“焦碎无油性,一吨仅能做半吨用”。
这种煤燃烧值低、残渣煤灰多,不仅迟滞军舰航速,而且对锅炉等设备还有负面影响。
英格兰皇家海军一些高级将领和蒸汽战舰工程师就在议会中明言指出,煤矿供煤“煤屑散碎,烟重灰多,难以充实蒸汽动力,且对轮机、锅炉隐有损害。
假如,在常时以此等劣质煤供应海军所用,不为堪用,那么到了战时,如何要让皇家海军正常备战?”
无需看齐国海军,就以众多齐国蒸汽动力商船来说,他们中的大部分舰船在行驶过程中,海上仅有一缕轻薄的白烟,距离极近的时候,才能通过望远镜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它们的存在。
这样的劣质煤炭供应皇家海军,简直就是对皇家海军的训练和作战“拖后腿”!
其实,除了英格兰皇家海军会经常被迫使用劣质煤炭外,欧洲许多蒸汽动力商船为了为了节约运营成本,也会置优质煤炭而不顾,于航行途中加上一些价格便宜、质量一般的煤炭。
毕竟,以前船只在“喝西北风”的时候,可是一个子都不用掏的。
哪像现在,以蒸汽为动力的船只竟然还要时不时地花钱买煤炭,属实有些浪费了点。
当然,蒸汽动力船只使用过程中,也确实比纯风帆船好用多了,最起码不用在海上绞尽脑汁地去捕捉微弱的风力,更不需要考虑季风和洋流的限制条件。
更重要的是,蒸汽动力船不仅行驶速度更快,而且也使得商船的运行效率提高了数倍不止。
就在世界各国开始逐渐推广使用蒸汽船后,许多人突然敏锐地发现,全球主要航线附近的港口或者岛屿竟然皆被齐国占据,地中海、西非、南非、西印度洋、波斯、印度,及至东印度群岛,几乎每隔数百上千海里,便有一座齐国的港口或者贸易据点,可以为航行于海上的所有舰船提供必要的加煤、加水,以及其他日常物资补给的服务需求。
数十年前,曾有欧洲人对齐国大肆圈占大洋上的岛屿和众多“无主之地”报以无尽的嘲讽,说齐国人就是一群典型的“土地收集狂”、“嗜土重症者”,不惜花费重金,去夺占和开发这些“毫无任何回报”的殖民领地,简直就是败家子,有钱没地方花的主。
要知道,这个时候欧洲殖民者圈土占地,要么那里有矿,比如西属美洲、葡属巴西就拥有大量金银,要么那里有能实现经济增值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比如加勒比海地区的众多“糖岛”,要么那里有直接能变现的资源,比如法属新法兰西领地的皮毛和英属美洲殖民领地的木材和烟草。
但是,你看看齐国都占了些什么殖民领地?
哦,当然,齐国人还是占据了不少优质的殖民领地,比如齐属暄州(今加利福尼亚)、齐属南非以及印度大片领土,那里拥有的金银矿产和巨大商业利益还是令人无比羡慕的。
但是,你再看看齐国占据的某些殖民领地都有些什么呢?
阿拉伯半岛上的沙州(今沙特东部地区、卡塔尔以及巴士拉省沿海地区)除了沙子,什么都没有,被奥斯曼人以数十万元债务兑换方式着实坑了一把。
还有东非大片沿海领地,好像除了无尽的荒漠和森林,就只有飞腾跳跃的动物,根本创造不出太多的价值。
以欧洲专业殖民者的眼光看来,齐国占据了太多“烂地”,其付出和回报根本不成比例。
要是欧洲哪个国王或者冒险家公司去开发这些殖民领地的话,怕是要亏得连裤子都要当掉!
但现在看来,齐国人那些疯狂圈地的举动,简直就是有先见之明,充分为蒸汽动力舰船提供了一系列补给站,就像后世高速公路上的那些服务区一样,为不断往来的商船加煤、加水、补充物资。
你的船只不论行驶到何处,都能看到齐国人设立的“服务区”,贴心地为你重新加满燃料,然后再从你口袋中掏出相应的服务费。
有人说,印度洋,是齐国人的洋,也许假以时日,待他们在大西洋上也逐步布局完成,那么整个海洋世界,将彻底成为齐国人世界。
哦,想想也真是可怕,齐国人早在数十年前就已开始为统治海洋而潜心准备着,并不断地设局布点,并最终抢在所有人的前面,建立起了他们前所未有的海上优势。
现在,他们正在夯实和巩固自己的优势,试图将此前呈点、线布置的殖民势力连成一片,在无数广袤的土地上都要升起他们的旗帜,以宣示他们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