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京城最热闹的无非两件事,第一件是天下士子进京赶考。
除却京中本土举人一千人,其余各州府合计九千余人浩浩荡荡直赴京师。
各种客栈驿馆挤满了读书人,士子们谈天说地,三五成群,猜测着今年的考题,为这浑浊的俗世增添了几许读书气、文人气、浩然气。
客栈老板也喜闻乐见,有部分大客栈甚至会每夜为士子们温上一壶状元红,期翼着他们能够金榜题名,鱼跃龙门。
喜爱清净的士子则下榻于偏远的寺庙道观,每日伴着悠扬的钟声在松下苦读。这一部分士子其实大多囊中羞涩,只能厚着脸皮向僧人们讨碗素面充饥。
还有极少数士子则一头扎进温柔乡里,夜夜笙歌。秦楼楚馆,香汗粉雨,曼妙歌声,精绝舞蹈,只要你有钱,应有尽有。
此次春闱,要说最开心的,不是高居庙堂的大佬,也不是踌躇满志的士子,而是书贩子,大街小巷,凡是有读书人的地方,必定会有书贩子的身影。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当朝文曲星苏大学士历年考题集锦,不要九九九,不要九九,只要九两银子。”
小贩的这一声叫喊,引得过路士子纷纷侧目,当即便有士子围了上去。
“你这考题保真不?”
“官人你这就说笑了,天子脚下,谁敢造假,小的年年在此摆摊,断然不会坑骗于你,你若不信,不买便是!”
士子还在犹豫,毕竟九两银子对于他这种外乡士子来说不是小数目。
书贩子趁热打铁,偷偷在士子耳边道:“官人可知这考题出自何人之手?”
“何人?”
“礼部和翰林院的官老爷!不信你看,上面还有韩愈韩文豪的题跋!”书贩子说着便打开书的序页。
士子被唬得一愣一愣:“当真如此?”
书贩子往左右偷瞄一眼,再次压低声音:“官人,实不相瞒,这一份考题差不多满京城的士子人手一份了,你要错过,恐怕到时候悔之莫及!”
士子见此情景,一咬牙,便买了下来,夜夜研读。
可怜满京城的士子,为了投苏轼所好,苦练苏轼书法,勤诵苏轼诗篇,他们哪知道,此时的苏轼在被贬的路上。
百无聊赖的苏轼还跟孙武学了一套拳法,作为报答,苏轼亲自捉刀为孙武量身打造了几首诗篇。
孙武拿到诗篇以后笑得合不拢嘴,大笑道:“那个岳飞,老子早就看他不爽了,不就会写几首词吗?等回到京师,老子便要让他看看,什么是真文豪,谁才是真正的文武双全!”
苏轼抚须大笑;“老将军可要熟记于心哦,不然到时候露怯可就不美啦!”
孙武瞪眼:“老夫自己写的诗要你教?”
苏轼哑然:“是是是,是老将军写的,苏某可以作证!”
第二件便是当朝天子拜韩信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坊间百姓和赶考士子对此毁誉参半。
有士子怒发冲冠,义愤填膺,发誓等科举过后便要去击天鼓,直面圣上,怒斥他为何任人唯奸!
至于他们为何不直接去韩信府邸,呃,之前去过一批,站着进去躺着出来。
还有一部分士子则盛赞韩信用兵无敌,有他镇守大楚,天下无忧,顺带着也夸起了李玄,说他用人不疑,敢于放权,有明君风范。
相信这一部分士子等科举过后,一定会加深对李玄的印象,心底亲切地问候李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