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众人焦点的陶大人拉了拉袖子跟衣领,企图将他裸露在外的皮肤给遮挡住。
“哪有,你们看错了,你们都知道本官府上的情况的,连本官女儿都出去挖观音土了。”
京城不少人都知道陶昕然去挖观音土的事情。
闻言,开始自我怀疑。
莫不是他们真的看错了?
也是,自己想长点肉,就看谁都跟长了肉一样。
有人叹了一口气。
“也不知道老天什么时候才能下雨,再不下雨这日子还怎么过呢?”
“唉,不说了,末将先走一步,末将得带着军营里的士兵再去挖挖,再挖深一点,看看能不能真的挖出一口井出来。”
这是早朝上皇上给他的任务。
天上不下雨,河里的水又干涸。
只能把希望寄托到土里,就跟之前打井一样。
要是挖得深一些,运气好,兴许真挖出来了呢?
总比坐着等死好。
“下官也得带人去深山里,看看有没有漏网的野兽,能寻得一二,大家也能尝尝荤腥。”
“下官得出去盯着点城里的治安,可别让那帮人又因为抢夺树根打起来了。”
哪怕眼下这种境况,大臣们依旧得履行自己的职责。
尽可能地让京城正常运行。
皇上回了御书房。
旱情刚发生的时候,各地几乎每天都会有奏折送过来,他每日都会有批不完的奏折,还要把太子丞相他们都喊过来帮忙。
可最近一年,奏折是越来越少。
有京城已经自身难保的缘故,把奏折送上来,也没法对该地给予任何资源,让各地官员都歇了写奏折的心。
也有送奏折的人熬不到京城的原因,没有马匹,只能步行过来,可同时也没有粮食,送奏折的人往往都会饿死在半路上。
京城这边,京官们的奏折里也不反应别的事情。
温饱问题是排在所有问题之前。
他们的奏折里上奏的都是关于粮食和水的问题。
这样的奏折上奏得多了,就会发现也没有任何意义。
渐渐的,这一类的奏折也没了。
皇上坐到御书房经常是有大半的时间不知道要干些什么。
他捏了捏眉心,问王公公:“边关那边可有消息传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