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文学

屌丝文学>大清帝国版图 > 第四章 民族融合与对外政策(第1页)

第四章 民族融合与对外政策(第1页)

清朝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辽阔的疆域为民族交流提供了宽阔的舞台。各民族之间联系加强了,民族融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民族问题与疆域问题联系紧密,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满族人不仅在开疆扩土方面成绩卓越,在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方面也多有贡献。

满汉一体,华夷一家

同是少数民族,清朝统治者和元朝统治者有很大的不同。

元朝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将民族分为四等,通过制造民族裂痕达到目的。元朝统治者始终没有将自己融入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中,所以它的统治没有广泛的基础,尽管开始很强大,但不到一百年,就灭亡了。元朝没有出现令人兴奋的辉煌。清朝统治者在入关以前远不如元朝初年强大,而它所面对的对手明朝及广大的汉人却比元初面对的南宋强大得多,但由于它在民族问题,在历史认同、文化认同等方面,做得比元朝好,所以清朝的历史前途就比元朝光明得多,并出现了光芒四射的盛世景况。

早在满洲入关前,皇太极就制定了“满汉一体”的政策。当初这个政策的出发点也许是出于策略的考虑。因为满洲人的数量、文化程度都无法与汉人相比,只有依靠汉人、利用汉人,才能达到控制汉人的目的。入关后,摄政王多尔衮和顺治帝福临一方面尽力维护满洲贵族特权,确立了“首崇满洲”或“满洲根本”的国策,但另一方面,也反复强调满汉一家,并在政治上切实有所体现。就是在这种反复强调中,满洲人不自觉地改变了自己,以比较谦虚和宽广的心胸,接受了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使自己逐渐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海洋中。

清军的入关,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如果没有吴三桂的投降和引导,清军无论如何不会那么迅速就占领北京。这一点连满洲人自己都没有想到。然而,清军自踏入关内的第一步起,就知道要争取汉人的心。他们宣称是为死去的崇祯皇帝报仇,是被请来驱逐“流寇”的。他们进入北京的第三天,就下令全国上下为崇祯皇帝发丧三天,按皇帝的规格为他举行葬礼。这个命令,一下缓解了汉人对满洲人的对立情绪,“官民大悦”。

几天后,又宣布为崇祯后妃、两位公主、天启皇后张氏、万历妃刘氏等人建造陵墓,按皇家礼制下葬。一个月后,摄政王多尔衮派大学士冯铨祭祀明太祖及明朝诸帝,在祭文中特别阐述清取代明,“乃天之定数”,如四时递禅。这就无异于说,大清得天下是上天的安排。但他们对前朝又表现出谦恭和尊重的姿态,把明太祖神牌移入“历代帝王庙”,享受清朝的朝拜和祭祀。同时,多尔衮没有忘记深受汉人景仰的历代“圣贤”,对各地所建的“圣贤寺庙”一律予以保护,“禁民侵扰”。多尔衮还大搞尊孔、祭孔的活动,在孔子的神位前,表达他们的虔诚和敬仰。他们依照宋朝以来的做法,继续封孔子的嫡系裔孙为衍圣公,给予独尊的政治地位,这就向全国士绅昭示:大清仍将遵循儒家思想路线不变,是维护儒家道统的合法统治者。顺治八年(1651年),顺治皇帝祭告黄帝文中有这样两句话:“自古帝王,受天明命,继道统而新治统。圣贤代起,先后一揆。功德载籍,炳若日星。”这话看似简单,实际上内涵丰富,表明了清人承认历史上的道统观和治统观,自己的治统是由道统决定的,从而论证自己治统的合理性。在用人、科举考试等方面,多尔衮和顺治皇帝也多照顾到汉族士人的利益,多次宣谕“满汉一家,同享升平”。多尔衮还允许满汉官员相互通婚。多尔衮以及亲政后的顺治皇帝实行的“满汉一家”的政策,为以后帝王的民族政策开了一个好头。

康熙对孔子的尊崇更是让人由衷地产生敬意。从康熙元年开始,每年二月和八月份都要举行祭孔,派大学士担任主祭。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十一月,康熙冒着严寒,首次南巡,专门至孔子家乡曲阜朝拜。及至阙里,先由孔庙奎文阁前,步入大成殿,向孔子神位行三跪九叩大礼,并宣读“御制祝文”,赞扬孔子“开万世之文明,树百王之仪范”。他恭听孔子后裔讲儒家经典,并宣布旨意:“至圣之道,与日月并行,与天地同运。万世帝王,成所师法。下逮公卿士庶,罔不率由……”康熙遍览孔子“圣迹”,特书“万世师表”匾额,表达虔诚敬奉之情。应该说,康熙对孔子的尊崇,是真诚的。他以满族皇帝之尊,拜倒在汉人尊奉的先师面前,表现出政治家的博大胸怀和远见卓识。这对冲破狭隘的民族观念,消除满汉民族问的界限,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他的行动,感动了很多人,就连那些明末遗老,特别是尚持敌视态度的部分儒士也为之心动,渐渐地,内心深处也开始向清朝方面靠拢。

康熙率先垂范尊孔重道,有利于从思想上赢得汉族知识阶层对清朝的认可。不仅如此,康熙还真正用功夫学习儒家经典。他于康熙十年二月正式举行“经筵礼”,聘请有学问、操行高尚的儒学大师做自己的老师,每年春、秋两季给他讲解经书要旨,讨论经书之疑难,探讨经书上说讲的为政之道。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辍,终于成为学问博洽的一代帝王。除了自己学习,康熙还想办法让自己的族人尽快掌握儒家经书和中国历史文化。他把自己学习的讲义刊布出来,供满族王公贵族们阅读。如康熙十几年,他将《日讲书经解义》译成满文刊布,亲自送给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等每人一部。康熙很喜欢读朱熹编的《资治通鉴纲目》,认为有裨于治道,于是就在内廷设立书局,把它翻译成满文,并为之作序。他还亲自挑选儒家经典,组织翻译。通过汉籍满译,中国传统文化在满族中迅速传播,促进和加快了满族汉化的进程。

4-1康熙

康熙十七年(1678年),又宣布开设博学鸿儒科,全国名士一百四十三人应考,取录了五十名,俱授以翰林院的官职,令其纂修明史、整理经籍。当时除去有比较强烈的反清和反对君主专制思想的名士,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外,不少知名学者如朱彝尊、汪琬、毛奇龄、施闰章等人都来京应选。

康熙南巡时,常常召见有名望、学行好的知识分子,以示敬重,未参加过考试的就钦赐出身,有名节的给予表彰。

康熙对修长城的态度,也很能反映出他在民族问题上的宽阔胸襟。长城是历史的产物,是为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而修筑的防御工程。满洲人在明朝也是长城的防御对象之一。满洲人成为北京的新主人后,如何对待长城?康熙三十年,丁部将古北口总兵官蔡元请求修理古北口一带的残破长城的奏疏,上呈康熙,康熙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说“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二号恃险阻”。“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渭众志成城者是也。”康熙不修长城,撤长城之防,表面看,是边防思想的转变,实际上,则是对秦以来两千年间政治地理观念及国家大一统观念的巨大变革。从此,长城不再是民族之间的壁垒,多少年来长城内外的两个对立的部分连成了一体。华夷之防的观念,在康熙看来,已经过时、陈腐不堪厂。

雍正在用人方面很重视满汉兼用,明确反对民族歧视。雍正六年,有一个叫满珠锡礼的满族人提出,京营武弁等员,参将以下,千总以上,应参用满洲人,不宜专用汉人。雍正认为,这种想法有违“满汉一体”的原则,不利满汉关系的和谐。雍正卜一年(1733年)五月,为调和满汉关系,雍正向内阁官员发表谈话,说:我朝崛起于东海之滨,统一天下,“所承之统,尧舜以来中外一家之统也;所用之人,大小文武,中外一家之人也;所行之政,礼乐征伐,中外一家之政也”。他对满、汉名称的解释虽不能说是准确的,却把一个历来严肃的,政治化的话题一下子变得轻松了。他说,满汉名称,“犹直省之各有籍贯,并非内外之别也”。

对华夷关系,雍正有更开阔的视野。为了反驳吕留良、曾静等人主张的“华夷之分,大过君臣之义”等言论,他提出“华夷无别”,认为舜是“东夷”之人,文王是“西夷”之人,自己虽是满洲人,但是与舜、文王一样,完全可以合法地做中国的皇帝。这与他的祖先皇太极宣扬的“天子惟有德者居之”是一脉相承的。

乾隆在民族融合方面做了更多的工作,他对蒙古土尔扈特部的妥善安置和对少数民族宗教领袖的殷勤接待,成为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佳话。

维护多民族统一

清朝为了维护多民族统一的局面,采取了多种策略和措施,从效果来看,应该说,这些策略是成功的。当然,清朝统治者有其私利,这就不免使它的民族政策带有一些局限性。

一、针对不同民族,采取不同的策略

对本民族,清政府采取了两项明显的优待政策,一是坚决地保持满洲故士作为满族人的固有地盘,不允许汉人到此开垦。这是为应付最坏情况的预防措施。也就是说,将来万一自己被打败,还能够像蒙古人一样退回老巢。二是每一个满族男丁,都有一份薪饷。这一方面是为他提供生活保障,另一方面使他能够专心从事军事训练,以保证八旗军队的战斗力。这两项政策因与现实脱节,都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对待汉人,主要是用科举将汉族士人牢牢地束缚在儒家经典和八股文上。同时在经济、政治上保护地主阶层的利益。如在康熙、雍正的上谕中,屡次提到要维护地主、富农的利益,把他们当作“国家所爱养保护之人”,欠租的佃农都要“严加惩处”,并由官府把租额“勒追给主”。康熙十四年(1675年),清朝颁布了捐纳制度,凡是地主士绅的子弟,只要有钱,就可以捐银得实官。此后,捐纳一途即成为科举的一种补充。但对汉族文化系统中的“华夷之辨”等汉族中心论思想,清朝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和打击,不许汉族优越论有丝毫的抬头。当然对汉族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统治者是诚心接受和虚心学习的。总之,清朝统治者对汉人是既用又防。

对蒙古人,清统治者的态度与对汉人又有不同,他们同少数民族,在感情上更容易接近,清皇族与蒙古贵族世代联姻,成为一种定制。入关后清廷嫁给蒙古贵族的皇女、宗女达二百多名。乾隆朝宗室女一半嫁到蒙古。用婚姻控制蒙古人,事实证明,极其成功。公主的儿子自幼随着母亲在外祖父或舅父的皇宫中游戏、学习,成人后自然心向皇朝。十七世纪九十年代,康熙在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县)举行盛大的宴会,招待蒙古高层,发现很多蒙古王公竟是自己的外甥或外孙,且大都是在北京的皇宫里长大的,不禁大为得意。清政府对蒙占王公的封赏从不吝啬,他把蒙古看成自己的第二个后院。尽管如此,满洲人仍然有深层次的防范意识,如不让蒙古人跟汉人来往,不允许学习汉文,不许保存汉文图书,不许请汉人担任教师,不许子弟进入汉人学校,不许看汉人的戏剧,目的在于使蒙古人与先进文明隔绝,使之永远处于一种无知的状态。

对西藏,尊重藏族人的宗教,以隆重的礼节对待达赖和班禅。因为西藏人信喇嘛教,达赖和班禅在藏民中有崇高的威望,所以中央政府以非同寻常的规格接待他们,为的就是“敬一人千万悦”。对维吾尔人,清政府没有像对蒙古人和西藏人那样重视,连笼络式的优待都没有,主要采取压制的手段。清廷禁止维吾尔人与汉人杂居,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城市都分成两部分--汉城和回城,汉人居住在汉城,维吾尔人居住在回城,维吾尔人和汉人不能通婚。其目的也是防止汉人与维吾尔人联合起来,对满洲人的统治不利。

4-2清朝疆域图

清朝对不同民族聚居区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不同的管理制度。汉族聚居区实行郡县制;蒙古族聚居区实行盟旗制;维吾尔族聚居区实行伯克制;游牧的哈萨克、布鲁特、蒙古诸部以及吐鲁番、哈密等地的维吾尔族人实行札萨克制;台湾与海南岛实行郡县制。

对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衣冠服饰等,清朝基本是因其自然,不加干预。如对西藏的风俗问题,乾隆就说过:“西藏乃极边之地,非内地可比,其生计风俗,自当听其相沿旧习,毋庸代为经理。”针对蒙古族的服饰,他也说过:“至于衣服制度,不妨仍其旧俗,若因归降天朝,必尽用天朝服色,势亦有所难行。”

二、重视与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和宗教领袖建立密切联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