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期,很儒生其实也是方士。
在政哥将他们召入咸阳之后,他们虽说可以上朝议政,可终究是不怎么受重视的。
再加上法家以及兵家的针对,要说这些儒生没有怨言那是不可能的。
恰逢侯生、卢生这俩骗子非议政哥,引得政哥大怒,下令捉拿方士,因此引发了‘焚书坑术’的坑术。
结果连累了公子扶苏。
扶苏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在陈胜吴广这两个大秦的掘墓者,掀起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篇章的时候,其实已经有了定论。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话,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黔首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扶苏是谁?
始皇帝的长子,若无意外便是下一任皇帝,正儿八经的统治阶级。
而陈胜吴广两人是什么人,两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食不果腹的黔首百姓。
两个社会最底层的黔首百姓,在发动起义的时候,却打出了扶苏的名号。
自秦之后的两千年时光中,在华夏这块土地上,爆发的农民起义何止几千起,单是宋朝,就爆发了433次农民起义。
几千次的农民起义,不说原因,不说结果,但打出先皇长子旗号的只有这么一例。
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在那个时代,在天下黔首百姓的心中,扶苏究竟具有怎样的声望和人格魅力了。
这样一个贤明的公子,即使如刘邦一样分封功臣以镇四方,大秦又怎么会二世而亡。
当时秦朝的情况是,商鞅制定的律法在秦国已施行百年,秦人自然不会觉着秦律有多严苛,可六国臣民的感受则完全不同。
习惯了松散生活的六国臣民,猛然面对可以说是军事化管理的秦律,可以说怨声载道。
一句“天下苦秦久矣”,可不是说说而已。
只不过,六国臣民固然感觉赋税徭役沉重,刑法严苛,但好歹能活得下去。
再加上,大秦虎狼之师横扫六国,政哥的威严正盛。
惧于始皇帝的威严,无人敢反。
另一个方面,未尝没有等待宽仁敦厚的公子扶苏上台,扭转局面的想法。
但凡有一丁点活着的希望,谁愿意造反。
即使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也是活着。
反抗,只能是死。
结果,他们没有等来他们心中宽仁敦厚,礼贤下士的公子扶苏,而是迎来了一个昏庸无能的少子胡亥。
面对更加沉重的徭役和赋税,他们似乎只剩下了造反这一条路。
至于说扶苏在面临假诏的时候,为何不反抗,而是选择自杀这件事。
如果我们扔掉上帝视角,把自已带入到扶苏所面临的境地,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无解的死局。
假的诏书上是这么写的,“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军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
扶苏为人子不孝。